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業不斷升溫。作為旅游大省的陜 西,更是每天迎接著成千上萬的游人。一本內容翔實、圖文并茂的旅 游圖書就是一個盡職盡責的導游,帶引讀者走進一個個斑斕壯麗的世 界。旅游熱給出版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商機,一時間引得陜西省旅游 圖書市場群雄逐鹿,在西安大大小小的書店里總能見到琳瑯滿目的旅 游圖書。但是,在表面的浮華與熱鬧之下,卻潛藏著一個無法回避的 現實:除了少數的旅游圖書可圈可點外,優秀的精品旅游圖書實在屈 指可數。旅游圖書市場期待一場根本性的變革。那么,陜西省旅游圖 書面臨怎樣的變革?而變革之路又在何方?帶著這樣的疑問,記者對 陜西旅游圖書現狀進行了調查采訪。
旅游圖書遭遇“疑難雜癥”
記者近幾日來在陜西省圖書館、西安漢唐書店、新華書店等大小 型書店進行調查采訪,發現旅游圖書正遭遇著多種“疑難雜癥”。癥 狀一:旅游類圖書陳舊落后。記者在省圖書館的旅游類圖書專柜中, 發現2007年發行的陜西省旅游圖書只有4本,而其余的30多本都是200 6年以前出版的,最早的甚至可以追溯到1984年發行的。這些圖書在 內容上多集中于歷史人文介紹上,選材缺乏重點,千篇一律,沒有個 性,活像一本本歷史教科書。癥狀二:忽視文化含量,粗制濫造。在 旅游圖書的競爭中,本來是文化含量很高的經營有時被淡化成簡單的 商品經營,從而導致圖書內容粗糙,文化含量低。癥狀三:形式大于 內容。書店中旅游圖書選題雷同,缺乏搶眼的好選題,書厚但是內容 單薄,能與讀者貼心者寥寥無幾。在圖書的裝幀形態上,更是千篇一 律。很多圖書的封面都是秦兵馬俑、鐘樓、華山等風景圖片,顏色也 多以紅綠為主。以資訊為主的自助游類圖書,也多采用四色印刷,不 僅提高了成本,影響了定價,最終還給讀者留下了華而不實的印象。 癥狀四:對資訊的準確翔實認識不足。目前市場上發行的陜西旅游圖 書,很多只是介紹一些大景點,比如西安的一些人們耳熟能詳的景點, 而對小景點和一些相關的民間傳說故事都只字不提。一位來自湖北的 王女士反映:“我對一些歷史傳說很感興趣,比如大雁塔的名字來歷 等。而旅游圖書提供給我們的知識太少了。”還有一些圖書只提及西 安的景點而忽略了陜北紅色革命風情和關中小江南的介紹。這些圖書 對地理位置較為偏遠的旅游景點根本沒有詳細的交通介紹,若游客前 往,還得需要自己打探一番,這樣的旅游圖書就失去了它應有的作用。 在大雁塔廣場上,記者遇見一位來自江蘇的游客,他無不遺憾地對記 者,西安的景點他都很滿意,只是旅游手冊上面的很多訊息都很粗略, 給自己帶來了很多不便。癥狀五:價格不菲。與其他普通的暢銷書相 比,旅游書籍顯得價格“不菲”,多數都在30元-50元之間,有的一 整套書要上百元,對于消費水平不是很高的老百姓來說,只能望而卻 步。
旅游類圖書進行PK賽
據有關部門對全國圖書零售市場的監測數據,在銷售前10名當中, 總有1~2種是旅游書。數據顯示,近幾年來,除2003年外(受非典的 影響),旅游圖書零售市場的同比增長均在20%以上。除了品種的增 加,參與出版社也有較多增加,2000年參與旅游圖書出版的出版社只 有364家,2004年則增加到400多家,70%以上出版社有旅游類圖書出 版。隨著參與競爭出版社的增加,旅游圖書越來越多。各地紛紛不甘 示弱,云南、上海、浙江等許多省市都推出了自己的旅游指南、手冊, 《西藏行知書》、《四川紅色旅游羊皮書》、《新疆徒步寶典》、“ 打開中國”之長三角系列……上演了一場旅游圖書PK賽。一些自助游 圖書由權威的自助旅行家提供第一手實用信息,書內地圖、門票價格、 旅行社、賓館電話、地址乃至某一特色飯館的地址應有盡有,并且各 類信息在再版時不斷更新,從而為讀者提供了最為實用可靠的信息資 料。此類圖書受到讀者的“熱捧”。
在這場競爭賽中,陜西旅游圖書處于怎樣的地位呢?“與以前的 旅游圖書相比,現在的旅游圖書已有了很大改進,但與其他省市比如 北京、上海、云南相比,陜西的圖書仍存在很大的差距。”一位60多 歲、愛好旅游的老西安如是說。陜西旅游圖書大多仍囿于簡單地羅列 所有景點,著重其歷史沿革及景觀客觀介紹,千篇一律,缺少精彩配 圖,形式單調,缺少可用的資訊類信息。由于缺乏實用性、可讀性及 觀賞性,銷量很少。據了解,目前省內書店所出售的旅游圖書大多從 外省進貨,外省書占到進貨量70%至90%,可見本省的旅游圖書份額 之少。此外,隨著自助游的不斷升溫,自助游類旅游圖書炙手可熱, 但目前這幾乎是陜西旅游圖書市場的一個空白。記者在書市調查時只 看到一本《西北自助游》,其中介紹陜西的內容很少。來自江西的張 先生曾想買一本陜北自助游的圖書,卻發現市場上根本找不到。他還 告訴記者他曾經去過云南,拿著《自游自在游中國-自游云南》就可 以直闖云南,而在陜西只能走到哪問到哪。
在大雁塔廣場上,記者隨機采訪了一些游客,讓他們談談對于陜 西旅游圖書的看法。來自山西的馮女士說:“陜西這方面圖書關于交 通線路的訊息很不明確,經常忽略一些小站點,讓我幾次找不到自己 住的賓館。”來自甘肅的大學生魏莎莎說:“書上缺少購物指南,很 不方便。
” 旅游圖書亟待“大變臉”
針對我省旅游類圖書面臨的問題,記者采訪了出版業以及旅游業 界有關專業人士,大家一致認為,陜西旅游圖書亟待變革,應從多種 渠道改變陜西旅游圖書目前老舊的面貌。一、選材避免大而全,要突 出重點,形成特色。比如要突出陜西的地域特色,選用能夠吸引讀者 眼球的選題。如“紅色革命延安行”、“綠色陜南游”等。二、重視 個性化旅行,樹立小眾意識。近幾年來,旅游方式從大眾化的自助游 向自駕車游轉移。據漢唐書店的營業員介紹,漢唐書店2007年以來賣 得最好的旅游圖書就是《中國自駕游》,而現在市場上暢銷的還有《 玩路者-中國自駕車旅行之經典攻略》、《駕車游中國》等此類面向 特定人群的旅游圖書。三、注重資訊的準確、時新、實用?剂柯糜 圖書的一個最重要的指標就在于:有沒有提供“真家伙”。游客們一 致反映,他們不需要花哨的外表,更需要翔實的資訊。四、要有一個 市場的整體規劃。國外旅游圖書業的成書,往往先由一些大旅游機構、 大出版社投資,針對景點線路進行先期策劃,找一些出色的旅游作者 進行實踐,以確保整個行程所探尋到的信息有效,細致,充分,嚴謹。 這一經驗值得借鑒。五、重視文化含量。三秦大地,孕育著深厚的文 化底蘊。陜西有著無處不在的歷史痕跡,如何最大限度地展現陜西文 化之美和深邃底蘊,如何引發讀者思古之情,引導讀者充分體驗和感 受文化內涵,如何使人在旅行中實現與環境的互動,這些都是陜西出 版界應該探索的問題。
記者認為,有關部門和出版社應對陜西旅游圖書出版的現狀及問 題予以高度關注,吸納旅游愛好者或資深導游、專業旅行家、攝影師 們加入圖書制作團,突出旅游類圖書的藝術風格和人文關懷,爭取早 日拿出旅游圖書的精品來,以饗每位對陜西懷有向往情懷的旅游者。
(實習生 王娟 本報記者 李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