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追封為承天皇帝的李亻炎,開始為建寧王.英勇沉毅有將軍的才略.善于騎馬,射箭.安祿山作亂時,典掌親兵,扈從車駕.渡過渭河時,百姓遮路攔住太子.太子派人曉喻說:”至尊皇帝現今避亂遷徙,我怎么可以違離左右呢?”亻炎上前說:”叛逆的胡人毀亂綱常,四海分崩,不順應人們的情感,意圖恢復朝廷,雖然跟從主上皇入蜀,而大散關以東再不屬國家所有了.這大孝莫過于安定社稷,殿下應招募豪杰,趕到河西,收集牧馬.現今防御邊疆地區屯田士卒不下十萬,而李光弼,郭子儀全軍都在河朔,與他們計謀興復,是上策啊.”廣平王即后來的代宗皇帝,也表示贊同.于是這樣議定了策略.太子從北邊渡過渭河,兵械,儀仗都很差,士氣不高,每天幾十戰,李亻炎以驍騎幾百跟從,每當接戰,常身先士卒,血染征衣.卻不告訴上面.太子有時過了時間還沒吃飯,李亻炎卻每每流淚,很傷情的樣子.三軍都對他矚目.
到達靈武,太子即皇帝位.商議以李亻炎為天下兵馬元帥,左右堅決請求讓廣平王擔任.皇帝說:”廣平王既然是皇儲,怎么可以又擔任元帥呢?”回答:”太子隨從叫撫軍,守御的監國.元帥,是撫軍,莫過于廣平王做.”皇帝聽從,更下詔李亻炎典親軍,以李輔國為府司馬.當時張良娣有寵,與李輔國交構,想動搖皇儲.李亻炎忠直,幾次為皇帝說這件事.由此,張良娣,李輔國說他壞話.妄加誣陷:”亻炎懷恨沒有到元帥,悶悶不樂有異圖.”皇帝迷惑于這些話,賜李亻炎死,不久又悔悟.
第二年,廣平王收復長安,洛陽,派李泌獻捷于皇帝.李泌與皇帝從容的談到了李亻炎的事,皇帝為之變色,說:”亻炎于艱難時實在出了力,被小人離間,想害他的兄長,我為社稷著想,割愛而讓他有了那個結果.”李泌說:”那時臣在河西,知道得詳細.廣平王于兄弟情義很和睦,至今說到建寧王,都嗚咽得不能自已.陛下是被人進了讒言啊.”皇帝眼淚流下來:”事已如此,又該如何?”李泌說:”皇帝聽過<黃瓜臺>嗎?高宗有八個兒子,王后所生的有四個,按排行,睿宗最小.老大叫弘,作太子,仁明孝友.武后剛圖謀臨朝執政,用毒鴆害死了他.而冊立次子李賢.賢日夜憂慮,警惕,每次侍候母后,不敢說話,于是作樂章,讓樂工歌唱,想來感悟皇上及武后,其言:’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尚方可,四摘抱蔓歸.’而賢終于為武后所斥逐,死于黔中.陛下現今第一次摘瓜了,請慎重不要再摘!”皇帝愕然的說:”公怎么這樣說?”當時,廣平王立有大功,也為張皇后所誣陷,所以李泌因而這樣應對,廣平于是安定下來.
等到代宗即位,追贈李亻炎齊王.大歷三年,有詔書以亻炎時當艱難,首先定下大謀略.排除眾議,于中興有功勞,于是進謚承天皇帝,以興信公主季女張氏為恭順皇后,配為冥婚,葬于順陵,附神主于奉天皇帝廟,同殿卻異室.
當初,李泌請求加贈李亻炎,代宗說:”亻炎先性忠孝,而困于讒言,追封皇帝,如何?”答對:”開元年間,太上皇兄弟都追贈太子.”皇帝說:”這是祖宗兄弟們友愛之情,哪里如李亻炎有功勞!”于是追封皇帝稱號.派遣使者到彭原迎喪,既已到達城門,棺木不動.皇帝對李泌說:”難道魂靈有恨嗎?卿往祭奠他,來說明朕的心意.并且卿是知道李亻炎艱難中定下大計的人.”李泌為之寫挽詞二首,追述李亻炎志向,命挽棺木的人詠唱,李泌因而上前酹酒,靈棺才啟動,觀看的人都為之下淚.
這個故事說得太動人了,然而這也是自太宗以來,解決”嫡長子”與”有大功”皇子之間帝位之爭中,最后的一曲挽歌!自此,隨著盛唐的結束,自唐中葉開始,皇子們多在京師.年幼的或者不出閣.雖然有王的稱謂,實際上與匹夫沒有差異.所以沒有大的過惡,也不能再為唐朝的中興盡自己的力量了!正所謂:”一個王朝的背影漸漸地遠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