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p id="8ldgz"></rp>
  • <rp id="8ldgz"></rp><rt id="8ldgz"></rt>
    1. <ruby id="8ldgz"></ruby>
       首頁 旅游動態 游記攻略 旅行社 小吃特產 民俗文化 典故知識 陜西旅游年票 2021翠華山滑雪場  人物歷史
       當前位置:首頁 >> 旅游知識 >> 旅游發展 >> 挖掘宗教文化,服務西安發展
      挖掘宗教文化,服務西安發展
      來源:西安市民族事務委員會 (2007-9-27)

      ——“淺談宗教文化與旅游業的鏈接”

          宗教文化是人類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影響到人們的思想意識、生活習俗等方面,并滲透到文學藝術、天文地理等領域,也是旅游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旅游既是一種經濟現象,又是一種社會文化現象,現代旅游是一種大規模的各種文化的交流,它所產生的社會影響,對宗教文化所起的作用,隨著旅游業的發展,已越來越受到有關方面的關注。所以,宗教文化與旅游業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古都長安曾是道教、佛教、伊斯蘭教以及西方基督教匯聚、發展、衍生宗派的圣地,名山古廟、道觀浮屠四處林立,佛教“六大祖庭”絕大部分都保存完好。宗教活動場所之豐富及濃郁的地域特色,構成了西安獨特而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但作為一個內地重要的旅游城市,西安的宗教旅游如何開發,如何著力開發新的旅游“亮點”,如何推出富于本地特色的宗教旅游產品,已經開始為旅游界、宗教界人士及廣大游客所關注。開發宗教文化資源,對西安旅游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而旅游業的發展,也有利于西安宗教文化的繼承、傳播、交流和研究。宗教文化與旅游業的關系是相輔相成、共同發展的。
          一、宗教文化對旅游業的影響
      宗教文化是獨具特色的、有極強吸引力的人文旅游資源。宗教文化資源的利用和開發,有利于形成有特色的旅游產品,開拓新的旅游市場,吸引游客,對旅游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目前,許多國家和地區都非常重視宗教文化資源的開發,因為虔誠的宗教信仰和強烈的求知欲望都會轉化為旅游動機。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宗教圣地如沙特阿拉伯的麥加(伊斯蘭教克爾白圣殿)、意大利羅馬、梵蒂岡(世界天主教的中心)都成了國際旅游業發達的地方。國內近年來,宗教旅游也日益成為現代旅游業的一個重要品牌,成為國內旅游經濟的主要增長點之一。各地也爭相開發本地宗教旅游資源,使其成為當地旅游拳頭產品之一。如四川省內的樂山大佛、峨眉山,以博大的佛教文化內容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并由此加倍地刺激了樂山旅游業的發展,使之成為樂山的支柱產業。平涼崆峒山、洛陽白馬寺、山西五臺山寺廟群等都是具有濃厚的宗教特色景觀,經過大力開發都成為當地的旅游亮點。
          宗教文化遺產的開發,不僅搶救繼承人類的傳統文化,而且開辟了人文旅游景觀。應該注意的是:宗教文物古跡的保護維修如不與旅游活動的開發相結合,最終只能是既難保宗教文物,也丟了旅游,宗教文化也無法為國家創造出新的財富、發揮應有的作用,宗教文化本身也無法得到廣泛的傳播和交流。中外成功的實踐經驗證明:宗教文化的繼承、保護和傳播離不開旅游業的發展,旅游業的發展也有賴于宗教文化遺產這一寶貴的資源。如西藏拉薩和青海西寧的佛教寺院其規模之大、價值之高是少有的,過去由于地處青藏高原,氣候、交通等條件的限制,使得游客無法大量出入,難以領略藏傳佛教獨有的風采,如今青藏鐵路的開通就出現了如何保護的問題,這一問題非常值得我們思考。西安唯一的藏傳佛教寺院廣仁寺也應借青藏線的開通好好開發一下。近年來,西安化覺巷清真大寺就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和開發,不僅促進了中東文化的傳播、交流和研究,而且吸引了大量的海內外游客,促進了我市旅游業的發展。
          根據宗教文化的特點,豐富旅游商品,增收創匯是我們應當重視的。出售各種宗教紀念品來增收,如法器、法衣、“八仙過海、福祿壽三星”等宗教畫幅、介紹宗教名勝古跡的書籍、提供齋飯。利用宗教節日,促進旅游業的發展。隨著宗教文化的傳播一些宗教節日,由于符合人們心理要求,不僅是信徒的節日,也成了民間流行的節日;浇痰氖フQ節、復活節等流行全球,伊斯蘭教的古爾邦節也逐漸被人們所接受,其新奇感和神秘感頗具魅力。以我市佛教為例,其針對游客的類型、特點,結合本地的實際,在大慈恩寺修建了玄奘三藏院,在大興善寺籌建了素餐館,這些都發揮了獨特的優勢,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宗教音樂藝術以其深邃淡泊的旋律、獨特的風格吸引了人們,特別是佛教音樂、基督教的圣歌圣樂都深受信徒的欣賞,成為舉行宗教儀式和歡慶宗教節日必不可少的內容。如我市道教八仙宮2005年組建的經樂團,經過認真地搜集整理,在全國宗教音樂團中獨樹一幟,該團自建立以來已分赴馬來西亞、海南等地演出,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這就是對八仙宮道教經樂的科學地繼承和傳播。
      宗教文化也可以通過間接的形式影響旅游業的發展。宗教文化中的許多人物、故事和傳說非常生動,被搬上了電影、電視和文學作品并廣為傳播。如《西游記》就是取材于玄奘西行取經的故事,《八仙過!分械牡澜堂、故事都隨著電視、小說的傳播而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接受,并激起一些潛在旅游者參加旅游活動。
          宗教文化對旅游飯店也有一定的影響。根據旅游市場的需求,投資的飯店必須有相適應的設施及膳食供應,絕對不能對客人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有所違反和觸犯?傊,針對不同宗教信仰的游客,應提供相應的接待服務。如對穆斯林來說就必須提供符合清真標準的菜肴;對佛教信徒就應設齋飯;逢“佛成道節”應提供臘八粥;基督教圣誕節時應制作圣誕樹,舉辦圣誕晚會,分圣餐,分送圣誕賀卡等小禮物等等。在我市大慈恩寺東西兩邊由日方投資的唐華賓館和天龍寶延素餐館就是成功的范例,非常值得我們借鑒。宗教文化不僅對飯店設施有影響,而且對管理與服務也有要求。在承擔接待宗教信徒任務的飯店中,員工須具備一定的宗教知識和禮儀,這樣管理者才能針對不同宗教信仰的客人采取、制定相應的接待方案;服務員才能對客人提供滿意的服務;導游也才能為客人作更好的導游講解。我市去年在舉辦“歐亞論壇”前,就對特警隊隊員和代表下榻賓館的服務人員做了相關宗教知識和禮儀的培訓。
          二、旅游業對宗教文化的影響
          旅游既是一種經濟現象,又是一種社會文化現象,F代旅游是一種大規模的各種文化的交流。旅游業的發展,旅游資源的開發利用,新的旅游市場的開拓,吸引了更多的客人前來游覽、朝圣和學術考察交流,這些都有利于宗教文化的傳播、交流和發展,對宗教文物古跡也起著保護、修繕的作用。
          要發展旅游業,就要大力開發旅游資源,那么對宗教文化遺產的保護和開發就必然成為今后的重要任務。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隨著黨的宗教政策的落實及有關文物保護法規的頒布執行,許多宗教文物古跡都得到了恢復和維修。宗教文化遺產得以整理、傳播,文物古跡也得到保護和修繕,重現昔日的風采。而旅游業的發展,也迫切要求對宗教文物古跡進行保護和開發,經過恢復和修繕的宗教文化遺產,如寺廟、教堂、宮觀使游客可以身臨其境,欣賞各種宗教的文化藝術,增長宗教知識,使宗教這一人類傳統文化得以繼承和傳播。而隨著海外各種宗教旅游團的到來,為中外宗教界人士提供了許多加強聯系、互相交流的機會,對宗教文化的傳播和學術研究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另外,隨著信徒和游客的不斷增多,許多人捐贈錢款,既解決了宗教場所的自養,也為宗教文物古跡的保護和維修提供了大量的資金。
          對于宗教文物古跡的修復與重建,應盡量保持其歷史原貌,堅持“修舊如舊”,切忌“整舊如新”。人工建造的風景,也應與周圍的宗教文物古跡相協調。如大慈恩寺修建的玄奘院,就和寺院、大雁塔構成了一種幽雅超然的意境?傊,一是要注意保護宗教文物古跡原有的價值、意境和特點;二是要有利于旅游活動的開展,兩者不可偏廢。
          當然,旅游業的發展對于宗教文化也有一定的消極作用,由于旅游人數的增多,帶來了一些人為的破壞和環境污染,如游客在宗教旅游區內亂涂亂刻亂扔東西,大聲喧嘩,破壞了宗教名勝古跡獨有的寧靜和超凡的氣氛。游客的不文明行為也會給宗教文物古跡造成一定的損害。如何防止和消除這些不利的東西,就成為我們必須重視和解決的問題。有的宗教名勝古跡已制定出相應的保護條例,如在宗教旅游區范圍內禁止亂扔亂涂亂刻行為;禁止游客燒烤、野炊、砍伐樹木;禁止燃放爆竹、煙花;禁止對各種宗教雕塑、壁畫攝影;如馳名中外的大雁塔既是國家AAAA級景區,也是文物重點保護單位,這就造成旅游和宗教文物保護的矛盾。我們擬通過旅游旺季、淡季票價的價格杠桿來調控登塔參觀人數到比較科學的范圍內,都起到了較好的效果?傊,不能“保”了旅游,而“丟”了宗教文化遺產。
          旅游業的發展對于宗教文化的繼承、傳播、交流和研究都起到促進的作用。旅游活動是人們需求層次提高的一種表現,能滿足人們求知的需要,通過旅游可以增長人們的宗教文化知識,陶冶性情、修心養性。到宗教名勝古跡的人一般具有較高的文化水平,不僅有一般游客,更有朝圣者、宗教信徒和專家學者。因此旅游活動的發展也是人們傳播、了解、探討和研究宗教文化的一個重要途徑。如古代的鑒真和尚東渡日本傳播佛教,明代外國傳教土利瑪竇來華傳播基督教,F代旅游更是一座溝通各種宗教文化交流、研究的橋梁。如來華的游客中,就有大量的宗教信徒、朝圣者和專家學者;有的更組成了宗教文化考察團,而國際上還有專事宗教旅游的旅行社,他們所到之處,就提出對宗教名勝考察和學術交流的要求;同時也帶來了國際上最新的宗教文化信息。通過游覽、考察和研討等活動,促進了各國各地宗教文化的交流和研究。
          再者,旅游活動的發展也使得一些宗教節日、儀式、用品、教規、音樂和飲食養生逐漸地傳播開來為人們所熟知和接受,對促進社會和諧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當然,旅游活動的發展對宗教文化也有一些沖擊,如一些宗教獨有的教規、儀式等慢慢地失去了神秘感和特性,有的甚至變成一種純商業性的娛樂活動。
          三、我市宗教文化市場資源及優勢
          具有十三朝古都美譽的歷史文化名城西安,在其蔚為大觀的歷史文化寶庫中,宗教文化占有重要的一席。數千年的宗教文化既充分吸納了傳統文化的營養,同時也深深影響了關中人的道德禮儀、處世哲學、思維方式、生活風俗和西安的文化藝術等,宗教文化與地域文化相互補充、融合,豐富了西安文化的寶庫。
          西安宗教文化底蘊深厚,宗教文化特色鮮明。西安從東漢初年就出現了宗教。宗教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與旅游結下了不解之緣。歷史上曾有不少著名文學家和帝王都投宿、駐驊寺院。我市有豐富的宗教文化資源,具有巨大的旅游價值。我市在發展宗教旅游方面的確具有其它地區無法比擬的優勢,其特點有四個:
          一是歷史悠久,文化內涵深厚。
          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在我市并存,既有對中華民族影響根深蒂固的孔孟儒家思想,也有土生土長的道教,還有外來的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等,更有名目繁多、具有幾千年歷史傳統的中國民間信仰和風俗習慣等。我市宗教文化資源概況:
          西安宗教歷史悠久,宗教文化源遠流長。佛教于東漢永平十年(公元67年)傳入西安,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西安佛教現有佛寺67所,佛教遺存非常豐富。在中國和東南亞影響深遠的八大宗派中,有六個宗派的祖庭在西安(三論宗祖庭草堂寺、法相宗祖庭大慈恩寺、密宗祖庭大興善寺、華嚴宗祖庭華嚴寺、律宗祖庭凈業寺〖唐代鑒真受業于此〗、凈土宗祖庭香積寺)。西安佛教對日本、朝鮮及東南亞國家的佛教都有重大影響,許多國家的僧人和佛教徒經常來西安的佛教寺院朝拜和交流。唐朝時,日本空海大師來長安學佛,并學習中國文化,被譽為中日民間交往的友好使者。其他寺院如青龍寺、興教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玄奘圓寂后葬在該寺)、草堂寺(有印度僧人鳩摩羅什舍利塔,還有西安八大景的草堂煙霧)、隋仙游寺(白居易《長恨歌》寫于此)、藏傳佛教寺院廣仁寺(曾是班禪行宮)等在歷史上都有很大的影響。
          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產生于東漢順帝時期(約公元125~144年),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全市現有道教宮觀16所。影響較大的宮觀有周至縣樓觀臺(是道教的發源地之一)、西安八仙宮、戶縣重陽宮(該宮是道教全真派的祖庭,是在我國影響較大的全真教派的發源地),臨潼老母殿。
      伊斯蘭教于唐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傳入西安,有1300多年的歷史。全市現有清真寺21所。影響較大的寺院有化覺巷清真寺、大學習巷清真寺、大皮院清真寺、小皮院清真寺等。
          基督教從《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的記載算起,傳入我市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浇痰拇罅總魅氩⒂休^大發展主要是在鴉片戰爭以后。我市現有基督教禮拜堂點115處。建于唐代的基督教景教大秦寺,位于周至縣終南山下,樓觀臺西側,該寺現僅存一古塔。目前影響較大的基督教堂有南新街禮拜堂、東新巷禮拜堂等。
          天主教大約在16世紀傳入中國,其信徒將崇奉的神稱為天主,故在中國稱天主教。我市現有天主教堂點99處。影響較大的天主教堂有五星街天主教堂、糖坊街天主教堂、高陵縣通遠鎮天主教堂、周至教區天主教總堂、戶縣圍棋寨天主教堂等。
          二是門類齊全,觀賞價值極高。
          我市既有寺觀、佛塔等傳統的建筑,又有清真寺、教堂等異域宗教建筑,這些風格多樣、各具特色的建筑本身就是一道亮麗的城市風景。眾多的寺廟、道觀和教堂,不僅是各教信眾活動的場所,也是歷代書法、建筑、雕刻、園林、音樂等藝術薈萃之地,僅至今保存的教堂、寺廟,建筑風格亦是多姿多彩,異彩紛呈,觀賞性很強,對中外游客有著極大的吸引力。
          三是知名度高,品牌優勢明顯。
          西安的大雁塔、八仙宮、樓觀臺、重陽宮、大清真寺、大慈恩寺、大興善寺、青龍寺、仙游寺、天主教南堂及佛教六大祖庭等宗教文化遺存,在國內知名度都很高,在東南亞、日本、印度、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備受稱道,具有很高的旅游開發價值,吸引了海內外信徒、專家學者和一般游客。從而為開發宗教旅游資源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在我市,開發宗教文化旅游資源的潛力較大,必將大有可為。
      四是實用性強,綜合資源豐富。
          我市宗教活動場所中開展的宗教活動,不僅是我市民俗文化的組成部分,也是西安乃至關中地區城鄉居民精神生活方式的一種外在表現,具有鮮明的地域性。如寺廟道觀大年初一“燒頭香”、“迎財神”活動,吸引大批香客信徒和游人,從而在我市旅游中占有獨特地位。目前,我市五大宗教共有315所批準登記的宗教活動場所,其中有25處宗教活動場所是全國、省和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另外,還有相當數量的場所已具備登記和批準的條件,這充分表明我市宗教文化旅游資源具有較高的綜合開發利用價值。
          四、開發我市宗教文化旅游的建議
          就我市宗教文化資源的豐富性而言,當前的旅游規劃和開發還顯得不夠全面和深入。一方面有影響的特色產品不多,除了大雁塔,另有一些具有深遠歷史影響的宗教遺址,沒有得到有效的挖掘和開發,而多以自然形態存在;一方面宗教旅游開發對象主要以佛、道教資源開發為主,而對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還缺乏有效開發。
          今后如何進一步發揮西安宗教文化旅游同我市“四化”發展理念相適應,我們認為應使自發的宗教文化旅游變為有計劃、有組織的活動,必須重視發揮宗教文化旅游在城市經濟發展中的積極作用;舅悸窞椋    
          ㈠整合資源,統一規劃,協調發展
          不同宗教和睦共存是我市的特色之一,反映了兼容并蓄、包容大氣的城市風格,應該將此納入西安大旅游發展格局,統一規劃,合理布局,不能各自為戰,無序開發。對涉及宗教旅游的項目開發,應由市宗教局會同規劃、文物、旅游、園林、文化等部門及專家學者對方案先論證,這樣既可以保護宗教活動場所的整體風格,也可以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進行有計劃地整合和挖掘。要以五教活動場所、遺址為主要內容,科學設計、規劃開辟一些獨具特色的宗教場所、宗教建筑等宗教文化旅游線路,形成關中地區獨有的宗教旅游景觀系列,甚至可以在關中宗教文化資源基礎上,東連西接,與隴、豫、晉的名寺和名窟聯成網,產生規模效應,以秦嶺南麓美麗的自然環境和神秘的宗教文化,吸引更多人去朝圣觀賞,去領悟修身養性的宗教文化,使宗教文化旅游成為我市旅游的新增長點。
          宗教文化旅游開發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哪一方面出問題,就會影響到宗教文化旅游的開展。要切實做好這項工作,第一要努力改善設施,公交部門要增開宗教文化旅游線路,宗教文化旅游場所要美化環境改善衛生設施。第二要搞好配套服務,各級旅游部門要做好賓館、商店、導游、翻譯等服務工作,滿足需要,以招徠更多的中外游客。第三是各級有關部門要互相配合。政府宗教職能部門要加強對開放的宗教文化旅游場所的管理,旅游、公安、交通、城管、宣傳和文化部門要大力配合,互相支持。只有這樣,西安的宗教文化旅游才能開展得有聲有色,將會提升西安歷史文化古城品位,促進西安的三個文明建設。
           ㈡抓住重點,突出亮點,帶動發展
          大雁塔在國內外享有盛名,近幾年來,佛教法相宗祖庭——大慈恩寺,依托大雁塔的影響和地處曲江開發區的地理優勢已優先開發,F已為全國AAAA級旅游景區,成為接待貴賓和國內外旅游者的宗教圣地。
          通過大慈恩寺品牌打造的成功經驗,我們應實施宗教文化旅游品牌戰略,充分發揮品牌帶動功能,從而使亮點更亮,新亮點不斷增多。一方面要加強對宗教教職人員進行開展宗教活動的教育,發展和培養愛國愛教的優秀宗教教職人員,鼓勵他們進行適應社會主義要求的宗教改革,鼓勵宗教場所的復原修建出特色,提高藝術成份,扶持宗教場所搞好綠化、衛生及其周邊環境衛生;一方面要求各宗教文化旅游景點,要按照自身宗教特色和實際,加強對旅游市場的研究,在保證正常宗教活動的前提下,圍繞“吃、住、行、游、購、娛”六大旅游要素,突出特色,合理規劃建設,開發出自己的旅游產品。
          近年來,我們新建了臨潼道教明圣宮,恢復了紫竹林宗教活動、完善了重陽宮和八仙宮的環境改造。保護、維修了清真大寺、華嚴寺等宗教活動場所,復原重建了城隍廟、湘子廟等一批宗教活動場所;制定了道教八仙宮整體建設規劃,計劃兩年時間完成;借助環山旅游公路的貫通,制定佛教草堂寺建設規劃。同時,開發了一批有影響的宗教旅游活動,如籌備“玄奘之路”大型文化活動啟程儀式;配合省上做好“道德經世界論壇”籌備活動;配合“中印友好年”活動,組織、設計、裝修印度那爛陀寺玄奘紀念館,并做好宗教文物展示工作。另外,通過宗教團體選派了一批年青教職人員到國民院校攻讀學位。
      西安是全國的重點旅游城市之一,西安豐富的宗教文化尤其是佛教、道教、伊斯蘭教文化對他們將會有很大吸引力,我們應重點開發“佛教六大祖庭游”,要注重祖庭文化的宣傳和普及,重點推出玄奘取經歸來敕封儀式等佛教文化產品;以趙公明財神故里項目和樓觀臺道文化核心區為中心,整合周邊文化旅游資源,開發建設西安樓觀道文化展示區及開發八仙宮、重陽宮等道教福地游活動;以“都城隍廟”的復原重建為契機,適時開發“都城隍廟”旅游產品;以回坊民俗風情街和清真寺為依托,開發回族風情和伊斯蘭宗教文化體驗之旅;以道教八仙宮經樂團、城隍廟鼓樂為代表的宗教音樂欣賞等專項旅游線路,主動開辟東南亞地區和中東旅游客源市場。建議重點開發青龍寺,充分研究解決好因我們內部管理部門之間的諸多因素,導致寺院規劃建設一直無法進行,客源市場沒有打開的問題。
          ㈢挖掘文化,提高品味,促進發展
          自然景觀帶給游客視覺上的美好感受遠比不上宗教文化帶給游客歷史文化知識的厚度和深度。把挖掘我市宗教文化的重點不要放在形式和規模上,要注重精神層面對人的震撼,突出文化內涵,要讓自然景觀和宗教建筑、宗教藝術、宗教書籍和宗教儀式活動展示等有機結合起來,讓游客游宗教圣地,觀宗教建筑,睹宗教活動,知宗教知識,樹愛國情懷。如中央電視臺發起的“玄奘之路”文化考察活動就旨在弘揚玄奘愛國、進取、向上的精神,體會玄奘無畏追求真理的忘我境界,促進我國與周邊國家的文化交流,提升中華民族的自信與自尊,彰顯中華民族和平友好的歷史形象。要進一步做好宗教文化的解讀、展示工作;指導宗教團體開展宗教文化研討;目前,我市也擬組織專家學者對我市的宗教文化進行深入研究,推出一批深入淺出、圖文并茂、具有較強吸引力的資料、書籍、宣傳冊、光盤,并組織拍攝以宗教文化或宗教文化名人(如大慈恩寺的玄奘法師、戶縣草堂寺的鳩摩羅什法師)為題材的電影、電視;在自然景觀開發比較成熟的宗教旅游景點周圍,建立一定規模的宗教文化廣場、宗教人物或文物、書法藝術、書籍、法器、道衣陳列館和宗教音樂演示廳等設施;開展一些群眾參與性強,帶有豐富宗教文化內涵的民俗文化活動來提高宗教旅游景點的文化品味,促進我市宗教旅游業的繁榮與發展。

      ::網站搜索::
      關鍵字:
      搜 索:
      ::相關典故知識::
      ·挖掘宗教文化,服務西安發展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 網站留言
      陜ICP備05004950號-== 陜西旅游資料網版權所有==-
      淫荡美女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