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周沐輝) 很多來西安的游客,尤其是外國朋友,都有個愿望:騎著自行車,不用跟汽車搶路,在城墻里閑逛,慢慢體味西安的魅力……
不久的將來,這個愿望可以實現了。記者昨日從有關部門了解到,西安市明城墻區域旅游功能區自行車道工程明年動工。
為何建
提供觀光機會 改善城市景觀
西安市政府已提出“皇城復興計劃”,將把明城墻區轉變成傳統商貿、民俗文化展示、人文旅游等功能為主的區域。明城墻區域旅游功能區自行車道工程建設項目主要是在明城墻區域內進行自行車道的修建,一方面為游客提供連續的觀光游覽機會,另一方面提高道路容量和服務水平。自行車道具有四項功能:旅游——直接增加游客在單位游覽時間內游覽的景點數,從而使旅游業收入增加;環保——自行車具有的方便、安全、靈活、無污染、景觀優美、有利于生態和環境保護等優點,將促進西安市環境的保護;特色——項目將向世界展示西安文化、西安精神,提升城市品質;改善交通——將會使西安明城墻區域道路交通擁擠的現狀得到很大改善。
怎樣建
觀光旅游景區分為七片區
本項目線路全長26.7公里,其中自行車專用路為17.92公里,自行車專用車道為8.78公里,不涉及機非混合行駛道路,也就是說,自行車專用道、專用路汽車不能走。沿線還擬增設道路照明設施、道路交通安全設施、道路綠化工程、道路家具與小品四類,共八種附屬設施工程。
包括14個主要景點
明城墻內14個主要觀光景點分為三個類別:第一類別:既具有歷史意義又有其獨特性,如西安城墻、鐘樓、鼓樓、碑林博物院等;第二類別:以宗教文化為主要線索,如清真大寺、清真西寺、西五臺、城隍廟、廣仁寺、臥龍寺等;第三類別:兼具觀賞性與愛國主義教育意義的近現代旅游景點,如張學良公館、楊虎城紀念館、西安事變舊址、八路軍西安辦事處舊址等。綜合考慮這些旅游景點分析和特色街區街巷,將明城墻區域的觀光旅游景區分為七個片區:以鼓樓為中心的片區,包括鐘樓、鐘鼓樓廣場、北院門旅游文化街;以碑林博物院為中心的三學街歷史街區;以騾馬市步行街為中心的商業區;北院門歷史街區,包括蓮湖區歷史街區、諸多清真寺等宗教性景點;八路軍辦事處、西安事變舊址、新城廣場、革命公園等片區;東新街夜市;西大街仿古文化街。
涉及36條道路
擬建的道路非機動車道寬4.6-16米,包括安居巷、北曹家巷、北廣濟街、北新街、北院門、大蓮花池街、大學習巷、德福巷、東大街、東木頭市、東新街、東一路、光明巷、紅埠街、后宰門、皇城東路、皇城西路、立新街、騾馬市、麥莧街、廟后街、明新巷、南新街、尚儉路、尚勤路、書院門、順城巷、糖坊街、西倉、西大街、西七路、西五路、西新街、香米園、湘子廟街、竹笆市等道路。
在線路選擇上盡量選擇背街小巷,倡導自行車交通方式,逐步減緩城墻內道路的交通壓力。
路面將進行防滑處理
擬進行青磚路面改造的路段包括西倉、湘子廟街等;竹笆市、廟后街、明新巷等路段進行瀝青路面改造;路面上色的路段包括西五路、皇城東路、皇城西路、東大街、西大街等。為了保障游客和居民安全的使用自行車道,路面采用適當的防滑措施。
另據了解,該項目建成后將帶動西安的自行車租賃市場。